好不容易排出一日參加久違的國內醫學會
即使很努力的看了節目表還是找不出幾個題目值得一聽
所有一整天我就像花蝴蝶一般在台大國際會議廳跑上跑下連平常熟識久未見面的醫界朋友也都是點個頭就趕快說再見去趕場了
國內醫學會就是大老非常多
大家講一講場面話
時間就拖過去了
針對題目討論的問題不多
或許台上台下演蔣與發問的都是教授先生
讓我們這種甚麼都不是的小牌醫師
只能硬著頭皮
不管禮貌的連續發問還一直被主席制止
唉
一點都不過癮
一整天我最有興趣的題目是台北慈濟黃玄禮醫師報告的周邊動脈血管阻塞使用血管內氣球擴張以及支架的手術
黃醫師不愧是慈濟人
非常謙和熱心
還下台與我討論我未問完的問題
我們很有緣的還在咖啡攤前坐了半個多小時彼此交換了經驗
看到有人在不同醫學中心做著自己默默搞了好多年的事情還有條理的整理出結果實在令人感動
我相信日後一定有機會多多合作
另一個演講是亞東醫院的李愛先醫師
李醫師專長是急性中風的病人如何打通中風的血管
隨著經驗的累積
亞東醫院真的在台灣這方面有很大的名氣應該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我私下還請教了李醫師對於血栓溶解劑使用的經驗
哈
果然每家醫院都不一樣
嚴格來說
舉辦單位的企圖心不足偏向在live demo 上有一點用心而已
對不起許多從台灣各地來的會員
沒看到細膩度以及對聽眾的體貼
主持人幾乎都沒有讓大家好好討論
主講人也沒有坐成一個panel 供聽眾發問
覺得整個討論的深度非常低
所以充其量只能讓會員見見面聊一聊而已
還是有空多到國外去開醫學會吧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給住院醫師的一些話......堅守崗位
最近外科發生了不少事
大家都知道是各科可以用的人太少
以中國的大人氣
每個醫師幾乎都已經在超時工作了
開刀看會診查房教學.....
沒有到晚上七八點還很難下班
如果再加上原先的正常排班值班
不管是加護病房或是開刀房班會診班
其實就是蠟燭兩頭燒
真不是人過的
新老闆希望我們心臟外科的超人醫師可以減少刀量
減少每日的LOADING
減少住院醫師可以休息的時候還必須呆在醫院的時間
可是一台一台來自急診門診心導管室病房洗腎室病人家屬護理長電話通知催得外科醫師不得不加班做的血栓清除手術周邊血管氣球擴張術以及洗腎用的管路化療用的管路等等我們的總醫師的神經總是繃到斷裂邊緣
真的會像老闆說的一樣
人格扭曲......
住院醫師有的輕鬆有得忙
老闆希望互相支援不要太早分科總是要每日把全部外科不管一般外科胸腔外科小兒外科大腸外科整形外科乳房外科內分泌外科肝膽外科心臟外科九小科的刀給全部結束了大家才好回家或是各自回各自值班的崗位做事
可是好像再也沒有我們以前全外科只有四個住院醫師的時代
總是還要加上一個神經外科的刀全部結束後才看到學長一個個回家留下一個全院值班外科醫師照顧所有外科病人以及急診會診
沒有模糊地帶
現在外科變得比以前大太多了
主治醫師超過原先的三倍多
住院醫師卻只有9個
一個蘿蔔一個坑
加上醫學會可笑的規定
讓所有的人很早就分散出去反而大家只願意顧好自己科的事情
想要提早過專科化的生活, 再累也甘願, 不想累的就選擇會診少急診少開刀日少常規手術也少的科
所以學長學弟的關係變化了
沒有學長照顧的學弟, 一切靠自己, 的確可以磨練出獨立判斷以及獨立完成的許多能力可是也變成不聽指揮
沒有學弟幫忙的學長就變成冷漠孤僻獨善其身更有甚者
壓榨勞力畏苦怕難很難發展出熱愛教學全盤掌握的大掌櫃的能力
大家顧好自己的科好像相安無事各得其所
但是卻又失去相知相惜互相切磋的情誼
以後各奔前程
大家變都淡了, 不可能再有情義相挺的感人畫面出現了........
所以我思考
住院醫師的工作有沒有辦法回到體制化
白天科內的事情應該包含開會查房換藥教學掌握與報告病情與進展; 學習開刀的術前判斷與診斷流程, 學習手術中的手術技巧與臨場判斷, 學習手術後的加護病房照護, 以及長期的追蹤慢慢累積一個個全程照護的經驗, 腦袋瓜中裝下一個個有用的劇本.......
白天外科部的事情是互相支援開刀保持樂觀好奇活潑的心思, 互相打聽有趣病例多多爭取上刀機會按照年資完成學長交付的局部麻醉小刀或已經得到認可獨立操作的刀
總是要多多做才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經驗先求對在來求好再來求快
以前中國訓練出來的骨外科醫師可是出名的從頭到腳甚麼刀都會開的唷
晚上呢
該下班的就下班吧
您願意留下來拼完所有自己科上的刀的確是主治醫師的幸福
可是也不要忘記
所有輪值開刀房的住院醫師有責任去跟所有需要助手的手術
即使是開腦, 開動脈瘤, 接手指頭, 開胸開心開肝開膽或是最簡單的盲腸炎
沒有其他藉口可以不來共襄盛舉這絕對是外科值班住院醫師的義務
所謂義務就像當兵一樣每個人輪得到因為您生命中當兵兩年外的時間都受到其他的人當兵的保護
非常公平
所以, 沒值班要正常休息
享受住院醫師專屬的關機時間
只有在該休息的時候休息
身體才會在該熬夜的時候該付出的時候該專注的時候該負起責任的時候
好好的讓您堅守崗位
住院醫師不過就是這個樣子
有的人有天份聰明有的人有細膩仁慈
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最好該做的事
如果因為自己的決定過度工作過度疲勞導致無法做好份內的事
絕對不是對的
等到升任主治醫師唷.....
您們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是各科可以用的人太少
以中國的大人氣
每個醫師幾乎都已經在超時工作了
開刀看會診查房教學.....
沒有到晚上七八點還很難下班
如果再加上原先的正常排班值班
不管是加護病房或是開刀房班會診班
其實就是蠟燭兩頭燒
真不是人過的
新老闆希望我們心臟外科的超人醫師可以減少刀量
減少每日的LOADING
減少住院醫師可以休息的時候還必須呆在醫院的時間
可是一台一台來自急診門診心導管室病房洗腎室病人家屬護理長電話通知催得外科醫師不得不加班做的血栓清除手術周邊血管氣球擴張術以及洗腎用的管路化療用的管路等等我們的總醫師的神經總是繃到斷裂邊緣
真的會像老闆說的一樣
人格扭曲......
住院醫師有的輕鬆有得忙
老闆希望互相支援不要太早分科總是要每日把全部外科不管一般外科胸腔外科小兒外科大腸外科整形外科乳房外科內分泌外科肝膽外科心臟外科九小科的刀給全部結束了大家才好回家或是各自回各自值班的崗位做事
可是好像再也沒有我們以前全外科只有四個住院醫師的時代
總是還要加上一個神經外科的刀全部結束後才看到學長一個個回家留下一個全院值班外科醫師照顧所有外科病人以及急診會診
沒有模糊地帶
現在外科變得比以前大太多了
主治醫師超過原先的三倍多
住院醫師卻只有9個
一個蘿蔔一個坑
加上醫學會可笑的規定
讓所有的人很早就分散出去反而大家只願意顧好自己科的事情
想要提早過專科化的生活, 再累也甘願, 不想累的就選擇會診少急診少開刀日少常規手術也少的科
所以學長學弟的關係變化了
沒有學長照顧的學弟, 一切靠自己, 的確可以磨練出獨立判斷以及獨立完成的許多能力可是也變成不聽指揮
沒有學弟幫忙的學長就變成冷漠孤僻獨善其身更有甚者
壓榨勞力畏苦怕難很難發展出熱愛教學全盤掌握的大掌櫃的能力
大家顧好自己的科好像相安無事各得其所
但是卻又失去相知相惜互相切磋的情誼
以後各奔前程
大家變都淡了, 不可能再有情義相挺的感人畫面出現了........
所以我思考
住院醫師的工作有沒有辦法回到體制化
白天科內的事情應該包含開會查房換藥教學掌握與報告病情與進展; 學習開刀的術前判斷與診斷流程, 學習手術中的手術技巧與臨場判斷, 學習手術後的加護病房照護, 以及長期的追蹤慢慢累積一個個全程照護的經驗, 腦袋瓜中裝下一個個有用的劇本.......
白天外科部的事情是互相支援開刀保持樂觀好奇活潑的心思, 互相打聽有趣病例多多爭取上刀機會按照年資完成學長交付的局部麻醉小刀或已經得到認可獨立操作的刀
總是要多多做才會得到各式各樣的經驗先求對在來求好再來求快
以前中國訓練出來的骨外科醫師可是出名的從頭到腳甚麼刀都會開的唷
晚上呢
該下班的就下班吧
您願意留下來拼完所有自己科上的刀的確是主治醫師的幸福
可是也不要忘記
所有輪值開刀房的住院醫師有責任去跟所有需要助手的手術
即使是開腦, 開動脈瘤, 接手指頭, 開胸開心開肝開膽或是最簡單的盲腸炎
沒有其他藉口可以不來共襄盛舉這絕對是外科值班住院醫師的義務
所謂義務就像當兵一樣每個人輪得到因為您生命中當兵兩年外的時間都受到其他的人當兵的保護
非常公平
所以, 沒值班要正常休息
享受住院醫師專屬的關機時間
只有在該休息的時候休息
身體才會在該熬夜的時候該付出的時候該專注的時候該負起責任的時候
好好的讓您堅守崗位
住院醫師不過就是這個樣子
有的人有天份聰明有的人有細膩仁慈
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最好該做的事
如果因為自己的決定過度工作過度疲勞導致無法做好份內的事
絕對不是對的
等到升任主治醫師唷.....
您們就知道了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就是那個味 !!!!
面對這一大群見習醫師 實習醫師 住院醫師我有一點不知所措...
雖然我只是" 路過" 幾個病房看著" 感恩科" 主任拜託的病人,
逼迫幾個開完大刀従加護病房轉出來普通病房的病人下床活動
像以往插科打渾般的迅速查完房
哈 , 我心裡想, 嗯, 待會兒去圖書館借一下" 想飛的鋼琴家" DVD就可以去補眠了
唉, 昨天半夜哪個29歲的巨大腹腔動脈瘤的患者雖然三個多小時就解決了
還是讓我的老骨頭今天酸痛得幾乎沒辦法起床參加晨會
只是今天早上是怎麼了...
這麼一大群人究竟怎麼聚起來的我實在不知道, 原先不是只有一兩個嗎? 等到我回頭想要跟這些老祖宗們報告病人的狀況及臨床診斷時, 好像已經超過十個人了佔住護理站四分之一的角落
唉, 我心裡想如果可以像主任旋風般的快速離開
不需留下隻字片語
多好.....
話筴子一開
我很快的說了一下這類患者的臨床表徵與診斷以及處理原則
把本科還在住院中所有的這類患者的檢查斷層片引導給所有人看過
我希望把目前關於這類疾病的所有內外科醫師想得到關心的注意的緊張的狀況告訴在場各位
也引導他們許多答案不是老師告訴你就一定是真的
您可以隨時google 一下
保證裡面找得到的資料比老師的信口開河來的有信服力
我常常在想作為老師的我們可以給學弟妹帶來甚麼樣的引導
我覺得絕對不是專家意見
因為現代的網路連線搜尋可以輕鬆打敗一大堆專家
我想答案是臨床思路
老師的數據或許已經過久失真
可是許多臨床處理病人問題的實際經驗與臨場反應帶出來的邏輯性思考確是歷久彌新顛撲不破
一個疾病我喜歡從醫學發展史來看人類如何對抗這個病
這個課題老是讓我清楚知道我們站在歷史的哪個位置
是歷時五十年仍然堅固耐用的真理還是只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唬人把戲
有時真的令人玩味
我也喜歡由疾病的病生理學來看每個毛病
這個病的所有急性慢性的表現就清楚可見了
不需要硬記硬背
講著講著兩個小時就過去了
看到兩三個主任都一陣風似的飄過去了
我好像補習班名師般口沫橫飛的又是揮毫又是塗鴉
搞的學弟小小的筆記本被我用掉快半本
我想我自己得意得屁股快要碰到天花板了
突然我的腦子迅速的飛回榮總時代年輕的自己
也是湊著主任老主治醫師像蜜蜂採蜜般希望記下一些微言法語回家參詳
可是後來的我再也記不起來自己聽過甚麼道理回答過甚麼偉大問題
只記得答錯時主任肆無忌憚的狂笑
我馬上提醒自己
哈, 是該停止了, 我從來沒看過學問是可以靠別人教導牢記心中的, 還不是自己反覆讀書一遍又一遍
再加上臨床經驗累積學會的
那麼醫院的教學搞不好只是彼此演一場好戲
老師認真的教同學認真的抄在配上一些同學欣羨如沐春風的眼光
好像就是那個味了
可是,
對我有意義嗎? 口乾舌噪????
對同學呢???
雖然我只是" 路過" 幾個病房看著" 感恩科" 主任拜託的病人,
逼迫幾個開完大刀従加護病房轉出來普通病房的病人下床活動
像以往插科打渾般的迅速查完房
哈 , 我心裡想, 嗯, 待會兒去圖書館借一下" 想飛的鋼琴家" DVD就可以去補眠了
唉, 昨天半夜哪個29歲的巨大腹腔動脈瘤的患者雖然三個多小時就解決了
還是讓我的老骨頭今天酸痛得幾乎沒辦法起床參加晨會
只是今天早上是怎麼了...
這麼一大群人究竟怎麼聚起來的我實在不知道, 原先不是只有一兩個嗎? 等到我回頭想要跟這些老祖宗們報告病人的狀況及臨床診斷時, 好像已經超過十個人了佔住護理站四分之一的角落
唉, 我心裡想如果可以像主任旋風般的快速離開
不需留下隻字片語
多好.....
話筴子一開
我很快的說了一下這類患者的臨床表徵與診斷以及處理原則
把本科還在住院中所有的這類患者的檢查斷層片引導給所有人看過
我希望把目前關於這類疾病的所有內外科醫師想得到關心的注意的緊張的狀況告訴在場各位
也引導他們許多答案不是老師告訴你就一定是真的
您可以隨時google 一下
保證裡面找得到的資料比老師的信口開河來的有信服力
我常常在想作為老師的我們可以給學弟妹帶來甚麼樣的引導
我覺得絕對不是專家意見
因為現代的網路連線搜尋可以輕鬆打敗一大堆專家
我想答案是臨床思路
老師的數據或許已經過久失真
可是許多臨床處理病人問題的實際經驗與臨場反應帶出來的邏輯性思考確是歷久彌新顛撲不破
一個疾病我喜歡從醫學發展史來看人類如何對抗這個病
這個課題老是讓我清楚知道我們站在歷史的哪個位置
是歷時五十年仍然堅固耐用的真理還是只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唬人把戲
有時真的令人玩味
我也喜歡由疾病的病生理學來看每個毛病
這個病的所有急性慢性的表現就清楚可見了
不需要硬記硬背
講著講著兩個小時就過去了
看到兩三個主任都一陣風似的飄過去了
我好像補習班名師般口沫橫飛的又是揮毫又是塗鴉
搞的學弟小小的筆記本被我用掉快半本
我想我自己得意得屁股快要碰到天花板了
突然我的腦子迅速的飛回榮總時代年輕的自己
也是湊著主任老主治醫師像蜜蜂採蜜般希望記下一些微言法語回家參詳
可是後來的我再也記不起來自己聽過甚麼道理回答過甚麼偉大問題
只記得答錯時主任肆無忌憚的狂笑
我馬上提醒自己
哈, 是該停止了, 我從來沒看過學問是可以靠別人教導牢記心中的, 還不是自己反覆讀書一遍又一遍
再加上臨床經驗累積學會的
那麼醫院的教學搞不好只是彼此演一場好戲
老師認真的教同學認真的抄在配上一些同學欣羨如沐春風的眼光
好像就是那個味了
可是,
對我有意義嗎? 口乾舌噪????
對同學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