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跟老闆開刀
望著每年一兩百台開心手術
口水直流 無法動手
我記得外科系院長在我主治醫師考試時
找話題問我一句
您在醫院這麼多年
也開了不少心臟手術
您可以描述一下..
我一臉苦笑的說
老實說我當了四年總醫師只開過1/3台接兩條血管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以及幾台心房中隔
缺損手術幾台三尖瓣切除手術
院長一聽哈哈大笑
那個長X 醫院的心臟外科教授說他當主治醫師的時候
還沒有自己開過心臟呢
您還不錯
訓練得很紮實$%^#D@
我聽了一下
眼裡變得有些濕潤...
倒是另一個大老林顧問跟我鼓勵說
那個巴奈德, 南非的那個心臟外科醫師
也是個年輕醫師去美國看了幾個月
回國做了幾隻狒狒的實驗就成功的作了全人類第一個心臟移植手術
所以
醫學中心訓練的是腦袋不是手技.....
當了主治醫師
我發現自己開刀的時候反而沒有當助手的時候冷靜頭腦清楚反應快速
我總是怨嘆怎麼有那麼多狗屁倒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我主刀開心臟的時候
總是弄得緊張兮兮
怨氣沖天
其實
好的心臟外科醫師根本碰過各種狀況 習慣不需思考就可以漂亮處理
跟其他主治醫師可以開得很順利漂亮
跟實習醫師也可以如預期演練好了般無驚無險地完成
我卻覺得自己的修練還非常不足
老是埋怨生氣離老師們的水準相距越遠就越生氣自己不成材
....
學長離職了
我被安排到周邊血管這個領域發展
日子一久
我發現自己的眼睛與脖子無法應付時間太久非常細緻精密的縫合動作
即使我的動作比較快
即使我的縫合針距比較有把握
我寧可站在總醫師對面
仔細的看顧他的每一針
嘮叨不厭其煩的教他們維持足夠針距與立體針感
希望可以幫我完美無憾的完成每一個吻合接口
我非常高興一個個總醫師研究醫師都在我的帶領下
都開了幾台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幾台瓣膜手術幾台主動脈手術才會開開心心的離職
總是離情依依 萬語千言
我還可以記得幾年前的總醫師縫合第一個瓣膜手術第一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穩定的手
與成熟的運針
讓站在對面的我汗顏不止
外科就是這麼一個講究天分與手感的一科
您可以認真唸書變成一個教書匠好的臨床學問與經驗的老師
可是無法只靠著唸書以及看過一兩千台刀就變成一個 神之手般的外科聖手
我知道 有太多極有天分的人 可以自己看看書就完成一台漂亮的手術
我更佩服總有人只看過幾次刀 馬上可以現學現賣 新鮮熱燙 幾乎完美
今天我盯著我們研究醫師一針一針的縫合冠狀動脈繞道血管
成績還真不錯
兩條血管各有90-110 ml/min的超強血流
表示病人的動脈阻塞得很厲害
也表示他沒有縫壞血管
我欣賞開刀沈穩彷彿自有秩序的外科醫師
我討厭站在主刀位置上當事情不如意卻不知所措的我
當我站在助手位置
我感到萬分安靜平和 腦筋清明
我相信這樣的手術雖然慢了一點
卻非常精準而安全
只是
喔
腰也累了脖子也緊了肚子咕咕叫
回到家裡發現
眼睛都快張不開了猛流眼淚
天呀, 廉頗已老 不能飯矣..............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看您們再講沒有時間學英文: 國外交換學生滿醫院跑
自從我們偉大的領導告訴我們學校的目標是世界級的大學
國際交換學者與國際交換學生變成學校的一個重要指標
當然學校要夠好才會有國際學生願意遠渡重洋前來見實習
所以如果醫師個人或者這個科做出國際口碑可以吸引外國人前來觀摩學習
留下教學紀錄
那就屌了
我們科這個月便多了一個新面孔
藍眼睛白皮膚的外國見習生
要跟著我們門診手術查房一個月
我一聽到要把一個只會說英文的外國學生丟來門庭若市的門診
想來就頭大
我要問完病情聊著天開著藥做一些簡單的理學檢查仔細的看過每一個檢查影像圖片
然後用英文翻譯一遍給學生聽
講不清楚的又要畫圖加上手語表情
才一開診
馬上遭到資深學姐的白眼
我感覺她馬上又立刻進行下一個診號
不讓我廢話太多
只好出言制止她
希望她在每一個病例關門出去後給我一兩分鐘時間跟學生討論教學
這下子好了
等我偷喵了一下錶
看到十點半才看了十出頭個
我已經心裡淌著淚
怨嘆醫學中心工作的痛苦了...
去過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人都知道
我們遇到這些非英文系國家
每個人的英文都馬上變好
非常敢講
不需要講求文法句型以及時態
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老師講得口沫橫飛不知所" 已 "
果然到了十一點半還有二十多個病人在外面苦等
奇怪的是原先等得稍久一點就會敲門抗議的病人
一看到藍眼金髮的外國醫師和藹的坐在他們面前仔細的聽他們的主訴
全部變得安靜平和沒有一絲抗議
唉
連最嘮叨的鴨霸阿公
今天都變得又乖又有禮
哈哈哈......
資深學姐終於受不了了苦情的打電話跟值班護理長求援希望她趕緊找人安排下午診的調班與
接吃飯人力的安排
還好一個早上的門診
終於在下午一點半門診前幾分鐘順利結束了
我請我們科有空的人員一起下來招待學生到咖啡廳吃個簡易中餐
大家認識認識
我佩服外國學生的勇敢
隻身前來台灣一整個月學習心臟血管外科的各式手術與台灣人與國外不同的醫療環境
人文習慣及疾病種類
也欽佩醫院領導的目光如炬言行如一
與其苦口婆心叫底下的主治醫師念念英文
還不如將有如英文字典的外國人擺在主治醫師的身邊8個小時盯梢般的貼身溝通
太令人震撼了...
經過了這幾天
我發現...
大不平!
我們醫院自己的見習醫師都沒有受到我們這麼貼心的安排學習
真是對不起人家...
PS: 990712 今天在晨會後靈機一動
我也可以要求見習醫師來門診
多一個人可以用英文翻譯我跟病人詢問的事情
應該可以節省我再重複一次的時間
哈
果然今天的門診就在十二點半前結束了
讚!
國際交換學者與國際交換學生變成學校的一個重要指標
當然學校要夠好才會有國際學生願意遠渡重洋前來見實習
所以如果醫師個人或者這個科做出國際口碑可以吸引外國人前來觀摩學習
留下教學紀錄
那就屌了
我們科這個月便多了一個新面孔
藍眼睛白皮膚的外國見習生
要跟著我們門診手術查房一個月
我一聽到要把一個只會說英文的外國學生丟來門庭若市的門診
想來就頭大
我要問完病情聊著天開著藥做一些簡單的理學檢查仔細的看過每一個檢查影像圖片
然後用英文翻譯一遍給學生聽
講不清楚的又要畫圖加上手語表情
才一開診
馬上遭到資深學姐的白眼
我感覺她馬上又立刻進行下一個診號
不讓我廢話太多
只好出言制止她
希望她在每一個病例關門出去後給我一兩分鐘時間跟學生討論教學
這下子好了
等我偷喵了一下錶
看到十點半才看了十出頭個
我已經心裡淌著淚
怨嘆醫學中心工作的痛苦了...
去過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人都知道
我們遇到這些非英文系國家
每個人的英文都馬上變好
非常敢講
不需要講求文法句型以及時態
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老師講得口沫橫飛不知所" 已 "
果然到了十一點半還有二十多個病人在外面苦等
奇怪的是原先等得稍久一點就會敲門抗議的病人
一看到藍眼金髮的外國醫師和藹的坐在他們面前仔細的聽他們的主訴
全部變得安靜平和沒有一絲抗議
唉
連最嘮叨的鴨霸阿公
今天都變得又乖又有禮
哈哈哈......
資深學姐終於受不了了苦情的打電話跟值班護理長求援希望她趕緊找人安排下午診的調班與
接吃飯人力的安排
還好一個早上的門診
終於在下午一點半門診前幾分鐘順利結束了
我請我們科有空的人員一起下來招待學生到咖啡廳吃個簡易中餐
大家認識認識
我佩服外國學生的勇敢
隻身前來台灣一整個月學習心臟血管外科的各式手術與台灣人與國外不同的醫療環境
人文習慣及疾病種類
也欽佩醫院領導的目光如炬言行如一
與其苦口婆心叫底下的主治醫師念念英文
還不如將有如英文字典的外國人擺在主治醫師的身邊8個小時盯梢般的貼身溝通
太令人震撼了...
經過了這幾天
我發現...
大不平!
我們醫院自己的見習醫師都沒有受到我們這麼貼心的安排學習
真是對不起人家...
PS: 990712 今天在晨會後靈機一動
我也可以要求見習醫師來門診
多一個人可以用英文翻譯我跟病人詢問的事情
應該可以節省我再重複一次的時間
哈
果然今天的門診就在十二點半前結束了
讚!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新兵訓練中心
退伍這麼多年
我還一直想到以前成功嶺上的連長與衛勤學校的小隊長
想著他們一梯一梯的看著剛上大學的 小毛頭
想著他們三個月三個月的按表操課剛從大學畢業的準西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等預備軍官們
一樣有人與人之間的陌生與距離
下馬威扮黑臉賞罰分明恩威並重一套套的領導統御模式可以在自己的連隊裡清楚看見
經過一陣子規律的出操與上課
枯燥的起床號快速漱洗著衣集合點名訓話晨掃早餐上課中餐午休出操運動晚餐整理槍械
彼此從階級服從到互相瞭解進而可以推心置腹完成一次次的任務可以帶隊比賽
環環相扣精心規劃的訓練課程
除非真的不把當兵訓練當作一回事的少爺兵國民兵們
還真的無法不投降於鐵漢柔情規律齊整舒適安定的軍旅生涯
外科醫師從住院醫師第二年第三年就要表態要選哪一個科別
我帶過的總醫師們已經有林, 翁, 黃, 林, 劉, 吳
如果把他們當作一梯一梯的阿兵哥
我這個負責訓練偶爾還會懷疑自己能力的小隊長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敵人方向與自己目標的領導統御及操課訓練模式
真是野人獻曝不值一提
阿兵哥們一梯一梯的離開我們這個"新兵 訓練中心 "
我總是心裡複雜
到底是教會了他們足夠戰技了嗎? 我有示範足夠的身教言教嗎? 他們能獨當一面嗎???
我更在意的是 幾年過去了 他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聽到另一個訓練好的總醫師又抱歉謙卑的跟我道別
準備到另一個地方驚蟄出蛹蛻變起飛
同樣的衝擊又再一次狠狠的敲擊我呆滯驚訝的蠢笨心靈
相對於老闆在開刀房裡旁若無人的怒吼抓狂
我心裡只是冷靜的承認.....
是呀...
我們這麼多年還是只能勉強當個心臟外科的新兵訓練中心
我們建構了一個巢勉強讓巢裡的幼鳥吃飽喝足有足夠的訓練與自信
That's it!
這些離巢的幼鳥更該去更寬廣的" 育成教育中心 "大展身手
獨立高飛
我在植物園快步的走著
腦筋清明地想著
我未來的的角色還是應該放在設計更好的訓練課程如期完整的將這些一梯梯的新兵帶好
頭腦好的手段高的 再怎麼樣 也都會懷念這幾年新兵訓練的生活的
我希望更對得起自己
我希望更愉快的以心臟外科的小小導師生活著...
我還一直想到以前成功嶺上的連長與衛勤學校的小隊長
想著他們一梯一梯的看著剛上大學的 小毛頭
想著他們三個月三個月的按表操課剛從大學畢業的準西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等預備軍官們
一樣有人與人之間的陌生與距離
下馬威扮黑臉賞罰分明恩威並重一套套的領導統御模式可以在自己的連隊裡清楚看見
經過一陣子規律的出操與上課
枯燥的起床號快速漱洗著衣集合點名訓話晨掃早餐上課中餐午休出操運動晚餐整理槍械
彼此從階級服從到互相瞭解進而可以推心置腹完成一次次的任務可以帶隊比賽
環環相扣精心規劃的訓練課程
除非真的不把當兵訓練當作一回事的少爺兵國民兵們
還真的無法不投降於鐵漢柔情規律齊整舒適安定的軍旅生涯
外科醫師從住院醫師第二年第三年就要表態要選哪一個科別
我帶過的總醫師們已經有林, 翁, 黃, 林, 劉, 吳
如果把他們當作一梯一梯的阿兵哥
我這個負責訓練偶爾還會懷疑自己能力的小隊長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敵人方向與自己目標的領導統御及操課訓練模式
真是野人獻曝不值一提
阿兵哥們一梯一梯的離開我們這個"新兵 訓練中心 "
我總是心裡複雜
到底是教會了他們足夠戰技了嗎? 我有示範足夠的身教言教嗎? 他們能獨當一面嗎???
我更在意的是 幾年過去了 他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聽到另一個訓練好的總醫師又抱歉謙卑的跟我道別
準備到另一個地方驚蟄出蛹蛻變起飛
同樣的衝擊又再一次狠狠的敲擊我呆滯驚訝的蠢笨心靈
相對於老闆在開刀房裡旁若無人的怒吼抓狂
我心裡只是冷靜的承認.....
是呀...
我們這麼多年還是只能勉強當個心臟外科的新兵訓練中心
我們建構了一個巢勉強讓巢裡的幼鳥吃飽喝足有足夠的訓練與自信
That's it!
這些離巢的幼鳥更該去更寬廣的" 育成教育中心 "大展身手
獨立高飛
我在植物園快步的走著
腦筋清明地想著
我未來的的角色還是應該放在設計更好的訓練課程如期完整的將這些一梯梯的新兵帶好
頭腦好的手段高的 再怎麼樣 也都會懷念這幾年新兵訓練的生活的
我希望更對得起自己
我希望更愉快的以心臟外科的小小導師生活著...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小手術大學問: 從局部麻醉下做動靜脈廔管血管縫合看外科醫師的個性
最近兩個月
一直在訓練別科來的總醫師縫血管
一開始是幫他找好血管
擺好姿勢切好血管才讓他們開始縫血管
看著他們兢兢業業沒有戴任何放大眼鏡裸視瞇著眼縫著血管
其實還真的做得不錯
等到我完全放手
坐在他們對面看著他們獨力完成手術
哈
那就令人期待了...
從手術前的計畫
從開刀劃的刀口位置長度
從打麻藥一層一層的打開組織
不太痛不太碰到不應該傷到的皮膚神經
乾淨俐落的分離出要處理的血管
簡直讓我在對面好幾次都快要忍不住跑到對面接手或者跑到外面裝作沒看見
如果一台簡單的手術
主治醫師幫一位同樣的病人開刀從打麻藥開始到完成手術幾乎聽不到病人太嚴重的疼痛或不舒服的喊叫
而不熟悉手術步驟及一切注意事項的總醫師可以從一開始到接血管開始
病人一路哀嚎求救到最後終於可以送出手術室
這當然其中一定藏著非常有意義的差距
那是累積許多實戰經驗才有的水準
那不是以前主任要求每個作這個簡單的廔管手術都要要求全身麻醉可以學習得到的
我開始思考
雖然聽這些病人痛苦的喊叫讓我非常不忍
可是
如果沒有這種讓病人實況real time 的抱怨以及嫌惡反應的訓練下的住院醫師
那絕對不算真正畢業...
而我們這些當老師的資深主治醫師
我們的態度以及角色要擺在哪裡呢???
我欣賞那些手法細膩態度和善精神穩定近乎天才的年輕醫師
至於那種沒有一絲敏感細膩神經手法拙劣又沒有自覺的外科醫師
我看 成就一定是非常有限的...
一直在訓練別科來的總醫師縫血管
一開始是幫他找好血管
擺好姿勢切好血管才讓他們開始縫血管
看著他們兢兢業業沒有戴任何放大眼鏡裸視瞇著眼縫著血管
其實還真的做得不錯
等到我完全放手
坐在他們對面看著他們獨力完成手術
哈
那就令人期待了...
從手術前的計畫
從開刀劃的刀口位置長度
從打麻藥一層一層的打開組織
不太痛不太碰到不應該傷到的皮膚神經
乾淨俐落的分離出要處理的血管
簡直讓我在對面好幾次都快要忍不住跑到對面接手或者跑到外面裝作沒看見
如果一台簡單的手術
主治醫師幫一位同樣的病人開刀從打麻藥開始到完成手術幾乎聽不到病人太嚴重的疼痛或不舒服的喊叫
而不熟悉手術步驟及一切注意事項的總醫師可以從一開始到接血管開始
病人一路哀嚎求救到最後終於可以送出手術室
這當然其中一定藏著非常有意義的差距
那是累積許多實戰經驗才有的水準
那不是以前主任要求每個作這個簡單的廔管手術都要要求全身麻醉可以學習得到的
我開始思考
雖然聽這些病人痛苦的喊叫讓我非常不忍
可是
如果沒有這種讓病人實況real time 的抱怨以及嫌惡反應的訓練下的住院醫師
那絕對不算真正畢業...
而我們這些當老師的資深主治醫師
我們的態度以及角色要擺在哪裡呢???
我欣賞那些手法細膩態度和善精神穩定近乎天才的年輕醫師
至於那種沒有一絲敏感細膩神經手法拙劣又沒有自覺的外科醫師
我看 成就一定是非常有限的...
訂閱:
文章 (Atom)